中美暫停部分加征關稅的聲明短期提振市場信心,但并未消除全球投資者對結構性風險的擔憂。隨著美債與美元的長期吸引力減弱,資本正加速尋找替代出路。中國資產在地緣穩(wěn)定性和增長潛力上的相對優(yōu)勢,使其成為當前全球資金重新配置的焦點。
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談判取得了超預期的實質性進展。
5月12日,中美在瑞士日內瓦發(fā)布聯(lián)合聲明,宣布暫停部分加征關稅,同意于5月14日前采取相關舉措,并建立常態(tài)化磋商機制。
這一進展為全球資本市場注入強心針:當天美股納斯達克指數(shù)單日飆升逾4%,人民幣匯率收復7.20關口,美元指數(shù)罕見與人民幣同步走強。
然而,市場樂觀情緒背后暗流涌動。國際大型投資機構對美債、美元的長期信心已現(xiàn)裂痕,而中國資產則成為國際資本競逐的新高地。
圖片來源:IC
關稅“破冰”利好
5月12日,中美雙方發(fā)布《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(lián)合聲明》。對此,中國商務部新聞發(fā)言人表示,本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,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,美方取消了共計91%的加征關稅,中方相應取消了91%的反制關稅;美方暫停實施24%的“對等關稅”,中方也相應暫停實施24%的反制關稅。
中美互降關稅直接提振市場風險偏好。聯(lián)合聲明發(fā)布后,5月12日,美國三大股指均創(chuàng)下自4月9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,標普500指數(shù)自3月下旬以來首次突破200日移動平均線,納指較4月份拋售中的最低收盤價高出22%,進入技術性牛市;特斯拉、蘋果等受貿易戰(zhàn)沖擊的個股單日漲幅超5%;港股恒生科技指數(shù)飆升5.16%,A股北向資金單日凈流入超百億元。歐洲市場同步受益,航運巨頭馬士基股價暴漲12%,反映全球供應鏈壓力緩解的預期。
通常被視為“蹺蹺板”的美元與人民幣此次罕見雙雙升值。美元指數(shù)在消息公布后迅速拉升至101上方,5月13日,在岸人民幣匯率和離岸人民幣匯率盤中雙雙重回7.20元以內,創(chuàng)近半年以來新高。
分析指出,一方面,關稅下調緩解了市場對全球貿易萎縮的擔憂,推動美元需求回升;另一方面,中國出口企業(yè)結匯需求激增,疊加外資增持人民幣債券支撐人民幣匯率。
市場對“緩和”最直接的反應是拋售黃金、美債等避險資產。現(xiàn)貨黃金價格單日暴跌3.21%,截至5月15日記者發(fā)稿,現(xiàn)貨黃金回落至3140美元/盎司下方,期貨主力也跌破3150美元/盎司,雙雙創(chuàng)逾一個月來低位。
美債收益率持續(xù)上升,30年期美債收益率逼近5%大關,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破4.5%關口。
景順亞太區(qū)(日本除外)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對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表示,中美經貿談判迅速達成進展令市場感到意外,關稅政策緩和、貿易政策正?;厔菀约懊绹壳皩p稅的專注,可能會推動市場重新回到2025年之前的狀態(tài)。
富達國際亞太區(qū)投資總監(jiān)Stuart Rumble告訴記者,中美之間的高額關稅制度已產生了重大影響,使得兩大經濟體的雙邊貿易下降,并增加了全球經濟普遍放緩的風險。雖然目前兩個經濟體都尚未接近臨界點,但整體關稅的大幅降低將有助緩解這一風險。美國政府可能會繼續(xù)通過更大規(guī)模的減稅和其它旨在支持家庭支出的財政措施來刺激需求。多年來,中國通過減少對美出口依賴,在為新一輪貿易緊張局勢做好準備的同時,也保留了擴大國內刺激措施的能力。這些發(fā)展加上貿易壁壘的降低,或能對股票和信貸市場產生支持作用。
美元資產信心動搖
盡管中美達成了階段性協(xié)議,但全球金融市場對美元資產的信心已出現(xiàn)根本性動搖。
中金指出,美股與美元都明顯反彈,但這并沒有解決美元、美債避險能力下降的問題,如果再次面臨負面沖擊,美元資產可能仍比較脆弱。
眼下,全球機構投資者正在主動調整,降低美元資產倉位。
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日前指出,外匯基金在過去數(shù)年已減少對美國資產的投資,總計支持組合和投資組合的美元資產占比約79%,較幾年前的90%以上已經有所下降;相反,人民幣、歐元以及日元資產的占比則有所上升,部分投資為追求長期回報而流向私募基金和房地產領域。
全球資金流向追蹤公司Exante Data創(chuàng)始人Jens Nordvig認為,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后,美元反彈不過是短暫現(xiàn)象。他警告稱,特朗普政府混亂的貿易政策不僅造成全球市場動蕩,還導致了市場對美元的信心已經“不可逆轉的動搖”。美元熊市才剛剛開始,機構投資者正在重新調整投資組合,未來幾個月或將引發(fā)大規(guī)模美元拋售。
值得注意的是,5月13日公布的美國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(shù)(CPI)同比上漲2.3%,連續(xù)第三個月低于預期,創(chuàng)下自2021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;與此同時,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美國4月核心CPI同比持平2.8%,符合市場預期。
業(yè)內預計,CPI降溫或加大美聯(lián)儲未來降息的可能性,為接下來的貨幣政策帶來更多不確定性,美元或因此再次下挫。
美股方面,美國銀行月度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,3月投資機構減持美股幅度顯著,轉入歐股的比重為1999年以來高點。晨星數(shù)據(jù)也指出,5月初美股指數(shù)型基金(ETF)資金進一步流出。
中金表示,當前既無法確定特朗普已經徹底調整經濟政策,也沒有看到美聯(lián)儲轉向全面寬松,因此不建議抄底美股,維持低配。美債雖然在衰退情形下受益,但滯脹情形下利率可能上行,結合當前美債市場流動性趨緊、波動率上升,短期走勢存在較大變數(shù)。
中國資產受青睞
在全球投資者對美元資產信心動搖之際,中國資產卻逐漸受到青睞。近日,外資機構接連發(fā)布看多中國資產的報告。
摩根大通在最新報告中上調了對中國2025年GDP增速的預測。
瑞銀團隊認為,雖然外部不確定性仍存,但貿易政策變化對中國GDP增長的影響可能小于此前預期,預計2025年中國出口表現(xiàn)將優(yōu)于此前預測。
野村亞太區(qū)市場策略團隊近日將中國股票評級從中性上調至戰(zhàn)術超配。該機構認為,貿易政策變化將顯著提振全球和亞洲股票市場,緩解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。
5月以來,在美上市的部分中國股票ETF規(guī)模大幅增長。截至5月12日,三倍做多富時中國ETF-Direxion資產規(guī)模達12.93億美元,較4月底增長超13%。滬深300中國A股ETF-德銀嘉實同期資產規(guī)模由18.6億美元增至19.46億美元,增幅4.61%。
花旗集團重申了對A股和H股的正面看法,認為貿易環(huán)境改善將為中國股市注入積極情緒?;ㄆ靾F隊認為,當前滬深300指數(shù)和MSCI中國指數(shù)的遠期市盈率略低于歷史平均水平。
摩根士丹利近期的報告顯示,對沖基金在中國市場的敞口雖仍低于峰值水平,但增加了對中國股市的看漲押注,已削減了泰國、印度和澳大利亞等大多數(shù)亞洲市場的頭寸。
瑞銀集團亞洲財富管理聯(lián)席主管Amy Lo指出,中美之間貿易關系緊張促使投資者開始分散其原本“相當以美國為中心”的資產配置,其中中國資產成為重要選擇。
此外,高盛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也指出,現(xiàn)在海外投資者擔心美國進入衰退的風險,加上多年來在美股持重倉,有分散風險的需求,受中資股估值吸引,加上憧憬內地大手筆刺激經濟的政策,此消彼長下,欲將資金重投中國。
趙耀庭認為,中國股票市場已基本回到了四月初“對等關稅”之前的水平。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、工程機械、家電和寵物食品公司等行業(yè)或從中受益。
除了股市,近期人民幣匯率表現(xiàn)亮眼,在岸人民幣匯率和離岸人民幣匯率創(chuàng)近半年以來新高。
政策對提振市場信心、穩(wěn)定市場預期起到較為明顯的作用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新聞發(fā)布會上介紹,從金融市場看,一季度表現(xiàn)良好。在岸、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較去年年末小幅升值1%左右,跨境資本流動相對均衡。4月份以來,盡管面臨比較大的外部沖擊,國內金融體系仍然保持穩(wěn)健,金融市場展現(xiàn)出較強韌性,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略有貶值后目前回升到7.20元左右。潘功勝明確表示,人民銀行堅定維護中國的匯市、債市、股市等金融市場平穩(wěn)運行。
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指出,中國已向全球投資者展現(xiàn)了科創(chuàng)領域的強大潛力,若能抓住這一戰(zhàn)略機遇期,中國經濟有望在全球產業(yè)鏈重構的變局中搶占制高點,有助于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提升。
記者 李曦子
文字編輯 袁源
版面編輯 孫霄